近年来,杭州在房屋修理维护领域持续发力,通过立法和技术规范双管齐下,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房屋安全管理体系。根据2024年最新发布的《杭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(草案)》,房屋修理维护范围从城镇扩展至农村,明确要求住宅装修需备案并生成“装修码”,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将影响房子二次交易
。此外,浙江省《历史建筑修缮与利用作业规程》强调修缮需遵循“真实性、整体性、可识别性、可持续性”四大原则,为全省历史建筑保护提供标准化指引。二、技术赋能:科学修缮保障居住安全
结构加固与抗震设防:朝晖一区等C级危房采用“钢筋网覆墙灌浆”技术(类似“铁布衫”加固法),大幅度的提高墙体承载力;同时要求修缮工程与抗震设防结合,中修以上项目需按抗震标准施工。
动态监测与智慧管理:全市推行房屋“定期体检”制度,利用数字化系统实时排查隐患。例如,2023年上线的“装修码”系统通过扫码巡查、一键投诉等功能实现装修全流程监管,已累计处理违规案例60余起。
防灾能力综合提升:修缮中融入防蚁、防火、防洪、防雷击等措施。如历史建筑修缮需保留青瓦屋面、空斗墙等传统工艺,并同步优化防水和电路系统。
作为全国首个同时规范历史建筑修缮与利用的省级标准,杭州探索出特色保护路径:
杭州通过政策创新、技术升级和文化传承,在房屋修理维护领域走在全国前列。截至2025年,全市累计完成城镇危旧房治理超1300幢,历史建筑保护数量达10328处。未来,随着《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》的正式实施,杭州将继续以“全生命周期”理念守护城市安全与历史记忆,为居民打造更安心、更有文化渊源的居住环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